我的新村-巴口(Bukit Bakri)

杜氏人冠全国近亲远亲婚嫁·巴口8特色“村色无边”

武吉峇吉里位于麻坡东南方距离麻市6英哩,又称巴口,是武吉峇吉国会选区的一大新村
每逢星期三巴口新村有夜市摆摊,成了巴口各族村民必到之处;而夜市集左方便是巴刹,昔日位重建前,巴刹外有个八卦形的标志,是小孩玩耍之处。
他之所以称为巴口,据说60年前该处四周尽是一片大芭,英勇的扩荒者把大芭开辟成家园从事农耕及养牲畜。他们所开辟的耕地就称为菜园芭,散步在郊外各地。

当时,该地经有一条大街并建有数十间店铺,专营业收购土产及售卖日常用品生意,形成一个“吐纳口”,为此,变成“巴口”一直引用至今,反比他的正名武吉峇吉里武吉峇吉里更为人所稔知。

据老村民说,早期的巴口区(1956年),当局为了防止马共进犯,便将整个新村以6呎高双层铁刺网围起来,是属于黑区、村民要到村外工作时,在新村三道卡门处都要经过警员搜身;且每人只能带一瓶开水,其他食物一概不能带出村外,目的是要断绝马共粮食。而且,三道卡门於清晨6时打开,直至傍晚6时便关上。直至1956年之后,政府宣布巴口成为白区,村民才过着自由的生活。

今时今日的巴口,已经摆脱了传统新村的样貌,儼如为一座小城区,商业与经济发展蓬勃,打造了新巴口形象。

今天,走在吧口的大街上,不会感受到那个是新村,它的发展和面貌已搭上市镇之列车,村民生活趋向现代化水平。

巴口发展迅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近年来更兴麻坡的经济发展连成一线,从麻坡直往峇吉里,道路两旁的空地逐渐发展成为花园住宅和商业中心,使巴口的发展媲美洲内其他新村。

贞義堂联络早期杜氏人

一提起巴口,会让人联想到这是一个杜家村,这里约有40%村名姓杜;可是,由于外来移民渐多,杜姓村民的优势已不在,不过巴口的杜氏人,仍然居全国之冠!

为此,马来西亚杜氏公会也顺利成章在巴口成立,巍峨大厦矗立在黄和烈街,可算是当地的代表性建筑物之一,共有4层楼。

公会成立之前,贞義堂是早期杜氏人联络的组织,供奉妈祖神位,让族人祭拜。於1977年,马来西亚杜氏公会成立了,当年仅是区域性组织,称为柔佛麻属杜氏公会直至1987年扩大组织及修改章程,邀请全马宗亲加入,团结在马来西亚杜氏公会的大家庭里。

新村外围花园林立 村民生育多房屋需求高

在老巴口冯业兴(73岁)的记忆力,往昔的巴口有一条大路,也就是现有新村通往永平路的大道;而冯业兴就住在大道旁的一排店屋其中一间单位楼上,一住就住上超过70年。

他追述说;“当年,新村只有这条大道,村内都是红泥路,而我也不像过往新村长大的小孩一样,能够在村内到处玩,即使马共完全被消灭,我也无法随意到村内去。”

“我的父亲早逝,而我又是独生子,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加上紧急状态时期,母亲更不会让我自由跑动。中学毕业后,我便工作赚钱,都是在麻坡工作,不曾离乡背井。”

对于巴口最大的变化,他指称非物业住宅区蓬勃发展莫属。这里的花园住宅区已有30多个,唯大多数是处于新村外围一带,即西区。渐渐的,这里的人口分布到新村外围去,造成新村内的村名人口有逐渐下降迹象。

至于,为何巴口的物业需求量那么高?原来,老巴口年代的每一户人家,几乎都育有超过五名以上的孩子,待每位孩子成家后,大多在巴口另组家庭,直接增加物业的需求。

34座庙宇香火旺盛,1度有30多间制香厂

可以这么说,有新村的地方,就有神庙。从古至今,武吉峇吉里总共有34座华人庙宇,唯,却有8间已经“关庙”了。

该村的香火非常旺盛,想当年,巴口重组村──益华村的制香厂亦有30多座,可惜,随着时代洪流,制香厂也受冲击,现仅剩3至4座。不过,庙宇在善信们的支持与信奉之下,香火之旺盛仍持续至今。

那么多庙宇之中,冯业兴特别提及最独特的非老师宫莫属。创建于1932年的老师宫,其独特之处,并非于近几年来重新维修得古色古香,而是每年的大日子举办宴会,理事会都很准时于傍晚6时30分开席

老师宫宴席准时闻名

他说,这个美德是老师宫理事会长久以来所留传下来的,代代相传、代代守时。即使当年蔡锐明身为部长级人马受邀出席晚宴为大会主持开幕,理事会仍然坚守这个美德,大人物还没到,时间一到就开席。

他也指出,村民对庙宇的支持力量是相当强大的,那可从每年的大日子举行晚宴,几乎每一间庙宇的宴席都超过百桌看得出。

而这么多间神庙当中,又哪一间的历史最悠久?哪一间的面积最大?哪一间的面积最小?哪一间最宏伟?哪一间最华丽?且看冯业兴娓娓道来:

历史最悠久:建于1916年的四支飞来洞;

面积最大:占地约40余依格的巴口仙公山;

面积最小:约120余方尺的巴口拿督公庙;

最宏伟:慈云精舍佛堂;

最华丽:白凤仙师宫。

老巴刹扩建 游乐场消失

昔日,巴口的小孩常会跟随母亲到巴刹(现址)去,母亲在巴刹内买菜,小孩们则在巴刹外一个八卦形的标志旁玩耍,形成了小小游乐场。

现年43岁的巴口村长李宝平于7、8岁时,足迹便常出现在巴刹外。当年,他很爱随同母亲的巴刹去,因在那儿可以遇到许多玩伴,大家一起玩耍。

在他的记忆中,巴口老巴刹的建筑规模不大,旁边尚有个空地,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个八卦形的标志,是小孩们的集中处。而巴刹旁也有一些档口。直到李宝平就读中学时期,老巴刹翻新,八卦形标志没了,空地也扩建成巴刹建筑物,小小游乐场亦消失了。

如今,巴口呈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李宝平说,那是因为工业的蓬勃发展让巴口迅速成长,该村的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设立,进一步扩大了巴口经济版图。

英殖民地政府为剿共 5华小受影响停办

目前,武吉峇吉里拥有2所华小,其中一所是位于巴口新村的辅南学校,另一所是位于峇吉里西区8支半南益园的勤德学校。早在60年前,巴口新村与郊区拥有7所华小,不过,于1950年,英殖民地政府为了对付马共,直接影响5所华小停办。如今,只有勤德学校迁往分校继续开办

1950年,英殖民地政府为了剿共发出命令要郊区的百姓集中在指定的新村,以隔绝续与马共来往。当时,巴口郊区也不能幸免,直接影响郊区5所华小。

在此事件遭到影响的华小为峇吉里7支半勤德学校、巴力峇九山(俗称菲菜芭)南山学校、二南巴力乌鲁聚南学校、天双发启明学校和峇吉里十支街场华英学校。

上述5所华小的学生家园,都因该事件而被迫迁往峇吉里新村,并在该村辅南华小就读。有鉴于此,该5所华小因此而停办,受影响的学生约有300人。

聚南学校:学生人数约60人

二南内巴力乌鲁聚南学校于1920年成立,初期是以书塾教导,战后改为新册教导,学生人数约60人。该校董事长是李泮水、副董事长为陈水龙。掌校者包括黄光烈、张振民、洪水源及黄福庆。该校于1951年中停办。

南山学校:1947年成立

南山学校于1947年成立,董事长为黄橹、董事包括黄义添、沈炳亮、王褔顺、刘捷成、黄美城、黄和卿、蔡秋松、杨亚俊、张玉隐、黄裕科等人。曾在该校掌校者有吴文宽、曹荣禧、魏文荣,学生人数约有40人。该校于1951年中停办。

峇吉里启明学校:村民筹办空地建教室

30年代,村民为了子女教育请了塾师在家里教以千字文、三字经及教导学生识字。至光复后百废待举,村民为了让子女接受正规教育,于1946年尾倡仪创办华小,于是召集李传(后被选为董事长)、林天成、李贻水、李抵、林升贵、林清溪、李叹、林吟、戴金卢等筹办小组进行筹募经费。

后来几经辛苦,在李贻水与林清溪两家之间空地上,建一间教室和一间教师宿舍,以亚答盖顶,木板为壁,就学生桌椅是由村民协力建造,启明学校就这样兴建起来。

董事长李传、林天成受托物色教师,经友人介绍周金屋为该校教师,并于1947年1月中开课,学生约有30位。1947年底,周金屋另有高就辞职,该校唯有另聘教师。

该校开办时有向教育局呈报立案,不受动乱影响,不过,村民出入不便,人心惶惶,有传闻政府将大举移民,把疏散的村民集中在一村。1951年4、5月,传闻终于成真,政府将把巴口峇吉里地区陆续大举搬迁,各胶园居民全部移居村内,政府把巴口划为新村,启明学校随之关闭,学生多转入辅南学校就读。

峇吉里十支街场华英学校:山坡上建校雨天路滑

华英学校是由十支街场港主林萼、佘秀水、林坚、王泽江、吴坤利、林华等华教人士出钱出力建起,地点离街场100码外的山坡上,它只有10多间亚答之大,长方型,前面凸出,周围是用薄薄的三夹板围着,有一间礼堂与两间教室,学生要上学必须经过斜坡往上走。每当下雨由于泥浆满地,必须脱鞋才能上坡,否则一定会滑倒。

该校没有水电供应,村民所饮用的都是井水,几位年长的同学每天负责挑水到学校供该校教师煮三餐之用,晚上则批改作业,只靠一盏微弱的煤油灯。

该校在第二任校长林天成掌校第二年,校务蒸蒸日上,学生人数增加,教室不敷应用。有鉴于此,便在办事处后扩建一间教室,可容纳30人。接着开办六年级,但师资又出了问题,所幸港主之女儿林雪娥及时协助,问题才得以解决。

可是,马共出现,政府颁布紧急法令。1951年十支街场一带村民奉令全部迁往巴口新村,导致只有4、5年历史的华英学校就这样停办了。

峇吉里7支半勤德学校:现址真人宫续办学

勤德创办于1928年,当时是以书塾教导。该校发起人为梁其开、沈已、许牧丹、许德定等人。

由于世界大战,该校被迫停办多年。后来,于1945年复办,并转为新册教导。当时,该校也成立董事会,由许俊亲出任董事长,副董事长为梁其开。

该校的掌校者包括叶八传、童碧珊、林邦、许文华、丁锦明夫妇等,学生人数约有50多人。直至1951年初,该校被迫停办。如今,该校现址为真人宫。后来,该校从7支半迁到8支半的校址,以分校续办一直到现在。

巴口越老越有活力 庆金禧欢庆十多天

巴口新村今年已步入63周年,这个村庄,越老越有活力,充满着希望!回顾13年前,即2001年9月28日,巴口庆祝50周年金禧,在欢庆之余,并没有忘记拓荒的先贤,也没遗忘劳苦功高的地方领袖,以及建村过程有许多无名英雄,他们为了新村的发展,献出青春甚至生命,贡献将永记在巴口人心中。

做为当年甫上任巴口西区村长8个月,便能与村民共同为此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庆典,尽一份力量的杜丕周而言,那是一种光荣和幸福。

杜丕周:首个欢庆金禧新村

他表示,巴口是柔佛州其中一大新村,当年,全国拥有超过50年历史的新村很多,不过,在柔佛州第一个率先欢庆50周年的就是巴口。

他说,庆金禧,除了欢庆之外,另一方面,也是要让新一代、让华社记得新村建立的历史,以及其演变的过程,因为,全国新村都是华人聚居的地方,其发展过程也相等于华裔在我国的发展史。

“新村是华人、华人住新村,在我国的社区发展中,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他回忆说道,当年庆金禧,有表扬前地方议员,以及举办孝亲敬老活动,具有感恩与怀念之意义,更重要是推动中华文化,让年轻一代感染浓浓文化气息,其中,包括文娱晚会、灯笼制作比赛、提灯行、赏灯、史料展等,总共有10多项节目,让巴口人欢庆十多天!

燃放烟花场面热爆

当中,也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当年的9月30日晚上除了提灯游行,也将燃放烟花,那是该村建村以来第一次燃放烟花,当晚的场面非常热闹。另外,该村一排新建的店屋,也于庆典期间由当时的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黄家定和卫生部长拿督蔡锐明,两名部长级人马联合主持剪彩,掀开历史性的一页。

当年,他身为庆委会的征求主任。他指出,当年获得村民的热烈支持,虽说隔一年(2000年)才为辅南学校筹款,且巴口村民已尽了很大的力量;连接两年进行筹款,大家的支持证明认同此庆典的意义,剪彩人近200人,所筹获的款项也达到13万令吉。其中,也有来自麻坡区的热心人士支持,可见,庆金禧也获得华社的认同,毕竟,那是先辈用血泪所建立起来的新村。

村民之间多为自己人 人情味浓得化不开

巴口特色多,令到这座新村与其他新村相比,可说是“村色无边”。

特色1:
巴口处处杜氏人,这里是最多姓杜人家的聚居村,因而有了杜家村之称。在麻坡,只要一提起姓杜者,许多人都会觉得:那人应该是巴口人。虽然,近年来当地发展迅速,一些麻坡居民也迁到巴口花园住宅区,但是,杜姓人家仍然在逾2万人口当中,占了约40%左右。

特色2:
老巴口的儿女多,每户家庭大多有5名儿女或更多,他们长大后也多与村内的村民子女共结连理,促使近亲和远亲环扣,演变成很大的连带亲属关系,形成了巴口村民多是“自己人”。

特色3:
由于彼此间大多有亲属关系,这也间接地使到村民的人情味浓得化不开,凡是哪家有办白事,几乎每一户村民都会到丧府或托人写帛金,这就是巴口的人情味。

特色4:
在新村内举行的宴会,有部分团体保有守时的美德,准时于傍晚6时30分或晚上7时30分准时开席,多年来从不延时,早在华社团体推动的改革运动前,便很有守时观念。

特色5:
武吉峇吉里大大小小的神庙就有26家,几乎每隔两三条街就有一家庙宇的设立,香火旺盛。而且,神庙的大日子,理事会都盛大庆祝,非常热闹;一些庙宇的建筑宏伟华丽,成为了拍摄景点。

特色6:
新村内有多达15条街道是以华裔先贤或地方领袖之名更改路名或命名,了不起的成就,是我国新村与城镇的楷模。以华裔先贤名字取代的街道分别是黄和烈街(原名Jalan Balai Raya)、谢丽水街(原名JalanRamai)、吕汶远街(原名Jalan Durian)。

其他以社会贤达命名的街道尚有黄龙沼街、杜丕明街、吕岱锳街、何君铨街、杜德海街、李峇才街、林子忠街、郑名仁街、吴康健街、吕尚蔗街、许牡丹街及侯来团街。

特色7:
新村内每年都会充满着悦耳的“鸟语”声,来自各国的“鸟人”都会带着“爱鸟”来巴口争鸣,参加国际鸠鸟争鸣比赛。那也促使巴口拥有一座宽敞的鸠鸟场,那是全国新村少有的。而每天早上,新村一些鸠鸟爱好者也会带“爱鸟”到鸠鸟场去开嗓,顿鸟语嘹亮。

特色8:
在巴口镇上大道旁的一所敦依斯迈国中,全校学生人数约有1千600余人,是麻坡所有国中,学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大规模国中,这是鲜有人知的。而该校的华裔生就占了约50%。

转载至:星洲日报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我的新村- 巴莪 (Pagoh)

来东甲必吃的人气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