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村:巴力文莪 (Parit Bunga)
别有村天.礼让国会选区(二):百年沧桑发展新页.巴力文莪与桥共荣
地理位置上,两座重组村巴力文莪及拉旺(双溪申洛)紧邻相依,两者在紧急法令时期皆只在市镇围篱,英殖民政府当时并没有强迫郊区村民住进集中营,因此两地村民依然各自在园地里生活,平日只有大街较有人气。
这两座重组村主要以双溪申洛河(Sungai Sendok)作为分水岭,划分两村所属范围,村民各自在郊区生活,也让两者的村落面貌零零散散,沿路错落而建的一栋栋老式或新式住家风貌,就是村民们努力为家人打造的一处处避风港。
旧街15店铺
让路建第二麻桥
倘若追溯历史,巴力文莪仅有的村镇面貌,应该就是较早前仅有的那战前15间旧店铺,惟该市镇在时代变迁下,承载该镇历史的那一排老店铺敌不过历史的洪流,不得不让道给麻坡第二大桥耗资逾3亿令吉的建设工程,作为大桥西端出入口的交通枢纽。
据记载,巴力文莪开发至今已有逾百年的历史,是一座处于麻坡通往马六甲与昔加末交界处的小镇,离开麻坡只有短短的两英里,也被称为“二支”。
沟渠长满花得村名
据闻,该区之所以称为“巴力文莪”(Parit Bunga),是因为当时该区有一条小沟渠,沟渠里长满了花而因此得名。
在英殖民地时期,该区虽然没有围篱及戒严,但是曾委任刘福安为该区村长,惟独立后只有马来村长,直至2001年因马华巴力文莪乡委会成立后,该区才成为一座重组村,委任当地的马华支会主席陈祯祥为华人村长。
该村大部分华裔村民从事务农工作,籍贯以潮州和福建为主,独自居住在自家园地的村民们,可说是靠当地的一庙一校系郊区乡情。
陈祯祥:早期经常淹水
设村委会改善基设
记者走访巴力文莪时,在村长谢旭林的安排下,该村地方领袖、培南学校职要、乡委会成员一行人,向星洲日报讲述该区的发展历史;出席者包括老村长陈祯祥、东甲县议员蔡金源、培南学校董事长张来发、家协主席朱生胜、校长杜水福、教师颜淳源、乡委会委员蔡春南、朱广利和陈天送。
拉旺关帝庙主席兼老村长陈祯祥(72岁)表示,巴力文莪早期是在礼让区属下的实廊区州选区范围内,惟行政上受到麻坡市议会管辖,因此该区的民生问题无法获得麻坡市议员及东甲县议员的关注,造成该区的发展步伐迟缓,设施简陋且经常淹水,整体发展面貌不完善。
他指出,当地成立乡委会及重组村后,他们才得以自行向县署申请拨款,全面关注当地的民生发展,开始逐步提升沟渠、铺设道路、增设路灯等工程,完善当地的地方建设。
他披露,村里的发展一日千里,高架天桥在2005年底开始逐步通车后,当地交通网络趋向完善化,拉近了麻坡和马六甲之间的距离,惟当地园地多属于私人地段,屋业发展不见起色,除了丹绒亚葛斯一待的工业区,其他方面仍有待加强。
张来发:7热心人创办
培南学校设备趋完善
据培南学校校刊记载,该校是于1935年1月由当地的7名热心人士创办,初期的校舍设在私人住宅内,1936年7月才搬迁至大路旁的木板店屋上课,随后在1956年向政府申请筹建新校舍,才搬至现有的校址上课。
培南学校董事长张来发(67岁)指出,紧急法令时期,该区大街有围篱戒严,惟当地小园主皆不受影响,继续住在郊区各自进行务农工作。
他回忆时说,培南学校以前的校舍是一间毗邻咖啡店的旧店铺,当时学生的入读年龄不受限制,因此班上可见年龄不一的学生一起上课。
他表示,该校在他就读五年级时,获得政府拨地发展该所华小,以便新校舍可应付该区华裔学生,当时他们这批学生就被校长叫去新校地帮忙锄草,六年级时有幸在新校舍就读一年才毕业,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
他说,该校随着时代变迁,校内的软硬体设备日趋完善,绝对不输给大型学校,吁请邻近的家长不要再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入麻坡市区,应该将孩子送入该校就读,以免该校日后因学生人数逐年下滑而沦为微型华小。
他披露,该校校内也附有一所政府全额津贴的幼稚园,就读者学费全免,期盼家长将幼儿送来就读。
谢旭林:马来浮脚屋渐少
住宅多翻新重建
村长谢旭林(50岁)则表示,该区沿河码头在英殖民时代,每日可见运载铁矿等货品的罗里进出卸货,惟码头在内陆发展后,已经荒废逾40年,因此当年的繁忙景象已不复存在,只留后代跑去码头玩乐垂钓谱写童年回忆。
他犹记得童年时,家家户户的厕所都是建在屋子外,每天都可见一位老伯伯挨家挨户前来挑粪,随后将粪便挑到码头旁边倒掉。
他指出,该区无论是华裔或友族的住家随着时代的转变,大部分都选择翻新重建一座更舒适的家园,就连以往经常可见的马来浮脚屋也日渐减少。
他说,马六甲私人医药学院最近在该区动工兴建分院,希望该院落成后可带动当地的发展,让该区跟上发展的列车。
Comments
Post a Comment